活力陸港 魅力藍村
藍村街道位于青島市即墨區西部。鎮域面積102平方公里,城鎮建成區17.8平方公里,共57個村莊,常住人口10.3萬人。藍村交通便利,位于膠東、流亭兩個空港15公里交通圈內,膠濟鐵路、藍煙鐵路在此交匯,青銀、青新、烏威高速貫穿鎮域。
2019年全街道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9.5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94億元,同比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52億元,同比增長60.3%;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萬元,同比增長8.2%。入選全國千強鎮。獲評“全國鄉村振興發展先進鄉鎮”“中國最具經濟發展活力名鎮”“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點鎮”等榮譽稱號。
不斷提升區域承載力,規劃布局更加清晰
始終堅持規劃先行理念。邀請同濟大學吳志強院士團隊進行陸港新城136平方公里概念規劃和核心區3平方公里的城市設計。目前已完成“蔚藍智港城”概念性規劃,并在此基礎上完成控制性詳細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初稿。同時,為拓寬發展空間,我們大力推動土地盤活和片區征遷。利用不到3個月的時間完成占地1260畝,涉及55家企業、建筑面積40余萬平方米南泉老工業園區整體搬遷工作,在即墨園區拆遷工作中再次創造“藍村速度”。
農業產業特色鮮明、蓬勃發展,全速突破雙招雙引,二三產業動能強勁
藍村大米種植規模 3000 余畝,年銷售收入 4500 余萬元,帶動周邊 2000余農戶種植。羊肚菌產業已建成羊肚菌種植基地 500 余畝,現代化標準大棚 350 座,年產值近 3000 萬元,初步形成江北地區最大的羊肚菌種植基地。
項目是雙招雙引主要載體,發展看產業,產業靠項目。我們通過探索實施“創新課題制”和開展“攻堅難點、消除痛點、解決堵點”攻堅行動,以擔當精神、實干作風,全力促進總投資過百億元重點項目快落地、快開工,推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其中,青島港即墨港區一期倉庫已投入使用,港區二期工程已建設完成2萬平方米保稅倉庫和2萬平方米集裝箱堆場及附屬設施,港區啟動區全面建成投產。濟鐵物流園已建成四條鐵路線,2019年7月25日,小汽車專用線試運成功,開通輻射全國23個城市的班列。一汽大眾華東生產基地70%的車輛通過鐵路運輸發至全國各地。2019年8月29日正式開園。地鐵維保中心項目一期主體建筑已完工,正在進行設備基礎施工,建成達產后產值12億元以上,年所得稅1億元以上??缇畴娚绦℃傄炎云髽I80余家,涉及電商產業貨源、人才培訓、物流供應鏈等多環節,初步建立起跨境電商全產業鏈發展生態體系。投資5億元的云路磁性材料產業園項目車間已投產,研發樓、辦公樓正在進行室內裝修,預計8月份投入使用。中青杭蕭新廠區已完工投產,投產后具備年施工面積100萬平方米的產能,年產值可達30億元。青島百聯奧萊項目已完成土地摘牌并簽署項目土地成交確認書,年內將開工建設,預計2022年5月份投入運營。同時,按照“開工一批、投產一批、簽約一批、儲備一批”發展理念,積極加大項目引儲力度。今年3月18日,舉行了“雙招雙引”首批重點項目集中網簽儀式,集中簽約大宗貿易、高新技術、軌道交通、商貿物流、跨境電商5大領域23個高質量項目,簽約金額達20億元。藍村未來發展發展潛力十足。
扎實補齊發展短板,民生事業更有溫度
圍繞教育教學條件。投資4500余萬元完成全鎮15處中小學、幼兒園的塑膠操場和標準化食堂建設,實現了青島市標準化食堂和塑膠操場的全覆蓋。新建24個標準班的王演莊小學已投入使用,受到群眾一致好評。
圍繞群眾文化生活。舉辦藍村街道“三八”節優秀典型評選暨第一屆“發現藍村之美”活動、開展“壯麗70年·輝煌新中國”主題文化活動季、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藝演出、藍村大米文化節等文藝活動百余場次,群眾幸福指數明顯提高。
圍繞醫療衛生服務。積極推行醫共體改革,在北泉村率先試點醫養結合模式,聘請專業化養老公司與衛生院合作創建醫養結合服務團隊,為80歲以上居民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組織育齡婦女兩癌篩查2000余人,免費為老年人、學生查體16000余人次,健康教育講座40余場,家庭醫生簽約28000余人。
圍繞社會綜合治理。全力推進“平安藍村”建設,完善“雪亮工程”。創新“1165”社會治理體系,趟出了一條覆蓋全面、觸角靈敏、上下聯動、各方協同的社會治理新路子。
加快完善基礎配套,城市品質更有內涵
高標準進行城市建設。實施站前街西通工程,打通藍村與膠東國際機場最后一公里,臨空經濟區建設邁出關鍵步伐。投資2000余萬元對鰲東路鐵路橋涵洞進行改造提升,徹底解決了半封閉狀態6年之久的交通堵點。投資近7000萬元實施東部工業園環境提升工程、臨空經濟區配套工程。
高品質提升城市環境。按照“美麗青島行動”總體部署要求,加大對鐵路、高速公路兩側環境衛生整治,完成即青高速兩側綠化工程,實施高速出口節點綠化,大力提升藍村小城市窗口形象。全面完成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投資8500余萬元高標準完成21個村莊美麗鄉村建設。
著力提升行政效能,營商環境更加優越
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推進“一對一”保姆式服務,完善“一次辦好”工作機制,嚴格執行工作責任制、首問負責制,發揮督查調度督促作用,推動各項任務落細落小、落地落實。博鰲亞洲論壇期間國家衛健委基層衛生健康司司長到南泉衛生院及北泉村中心衛生室進行了調研,五里潘述榮入選“中國好人榜”,前白塔姜壽岱榮獲山東省鄉村“好青年”,我街道被評為“全省退役軍人工作先進單位”,北泉村退役軍人服務站獲評青島市首批星級退役軍人服務站,全區首個互聯網訴訟服務工作站在王演莊社區揭牌成立。志愿服務、無償獻血成為新風尚。一大批基層黨建、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等典型材料被中央電視臺、山東電視臺及《人民日報》《大眾日報》等主流媒體刊發報道,藍村的美譽度知名度不斷提高。